马上就是端午节了,粽子大家肯定都少不了的。健康人群一天别超过3个,老人孩子要减量。粽子蒸熟后,一定要趁热吃,不然更加难以消化!吃粽子配茶更健康。茶能增进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此外,茶还可以去除粽子口感上的油腻。
肉粽是用腌制的肉类做馅,油腻的感觉更是增加了数倍。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请出茶里最刮油的茶品来助阵,这就是普洱茶。普洱茶属性甘冷,去脂效果最好。
白粽没有馅料,全凭粽子叶的清香和糯米软糯的口感取胜。糯米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营养才更全面。而花茶性微温,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正好弥补了糯米的缺陷。同时,花茶具有活血调经、疏肝理气、平衡内分泌等功效,对肝与胃有调理作用。花茶,如玫瑰花茶和茉莉花茶,配着白粽,再来一些酸梅,能衬出花茶的香气,还不失粽子原有的清香。
南方人吃得最多的就是小枣、豆沙做馅的甜味粽子。这种超甜的粽子需要助消化的茶品,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绿茶。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绿茶属性寒,特别适合燥热的甜腻粽。
最不搭:冷饮、西瓜:糯米本身不易消化,如果再配冷饮,糯米遇冷会凝结,那么就更加难消化了。西瓜偏寒凉,短时间内同时进食粽子和西瓜,会对肠胃形成刺激,容易造成腹泻或腹痛。
粽子应趁热吃: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从中医角度来说,糯米性温,可以暖胃,因此趁热吃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如果吃了过凉的粽子很容易导致胃疼、胃胀、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症状。
粽子不宜多吃:粽子不可过量食用,尤其切忌餐餐以粽果腹,会造成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红枣、豆沙棕则含糖极高,老人尽量少吃。睡前2~3小时不宜吃,容易给胃肠道带来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