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门诊上接诊了一个年轻患者,他靠近我的时候,一股酸腐的臭味从口中扑面而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口中异味,虽然说现代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很多人都会出现出现这一问题。但口中异味对于社交、职场中的人来说还是蛮尴尬的。为什么很多人会出现口中异味呢?
口中异味可能是你的脾胃发出的求救信号
我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发现,很多的口腔异味患者大多与脏腑发生问题有关。从中医学上来讲,口内津液的产生与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相通,尤以脾胃相关,因此口内异味可能暗示你的脾胃或者其他脏器出现了问题。
我接诊的那个患者口中散发出的酸腐之气,从中医辨证的观点来看,属于脾胃蕴热所致。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脾胃的生理功能,我们吃的食物通过牙齿咀嚼将食物进行研磨,进入胃肠后在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的作用下,将食物分解成食糜,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传导糟粕,脾将精华运化到各脏腑器官。因此上说,脾胃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的异常,进而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患者,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此类患者大多喜欢进食肥甘厚腻之品,久而久之蕴集生热,没有消化的腐熟食物上泛,所以会出现难闻的酸腐之气。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患者朋友大可不必担心,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是可以化解的。
口中异味还有一种情况,时常感觉口中发甜,这种异常现象,大多属于脾胃湿热所致。也可表现为脾虚体质的人,这类人虚火上溢耗伤脾津,还可能诱发糖尿病。口中异味还有一种情况,患者常感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这也是脾胃不好所致。如果伴有胃胀满,大便稀薄,脉细数等症状,多为脾胃虚弱。如果伴有乏力无力,大便稀软,舌苔厚腻,不爱喝水,则可能是湿困脾。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对于口中异味,还需要辨证论治,才能正确调理。那么,对于脾胃不好引起的口中异味问题该怎么调理呢?
调理口中异味,“辨证施食”是方法
调理脾胃不管是中医施治还是膳食调补都是有方法的,考虑到中医施治的一人一方,辨证调治,我就不多说治疗法则和用药了,有需要了解和治疗口腔异味问题,可以咨询和进一步沟通,我就膳食调补上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通过“辨证施食”来缓解因为脾胃不好引发的口中异味问题。
对于脾胃虚弱造成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可以多吃一些百合、雪梨、枸杞等;对于脾胃湿热的患者,可以考虑中药黑明矾、黑枣、核桃仁、当归等综合调理,药食同调可消除脾胃湿热,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清除胃肠浑浊,改变口腔异味和胃胀等症状;对于脾虚气短、畏寒怕冷、大便稀的人,可以选用山药、莲子、白扁豆、芡实煮粥调理;对于心脾两虚类型的患者,此类型的患者除了口腔异味外,还可能伴有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类患者可通过莲子肉、龙眼肉、稻米、百合等来调理;心脾两虚型的女性还会表现出怕冷、手足不温、月经不调、痛经等等症状,选用当归汤是很好的方法。
总之,在我们生活当中一旦出现口中异味甚至其他症状,大多是脾胃出了问题,一定要在中药调治的基础上,辩证施食及时调理。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免疫能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你的脾胃才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