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医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以后,所有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的摄入。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并将精微物质输布全身,产生的糟粕由肠道排出。
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认识到脾胃功能的重要性,在其《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炎热的夏天,人们常会觉得不思饮食、浑身倦怠,其实就是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了暑湿邪气的影响。
义乌春萱堂的李冬医生是个治疗脾胃病的高手,他介绍了最近碰到的几个病例,患者中有的吃不下饭日渐消瘦,有的长时间拉肚子,有的时常觉得胃部胀满,究其原因,都是脾胃出了问题。
专家介绍:
李冬副主任中医师、膏方专家,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为北京中医学会会员,从医近五十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师承北京中医儿科专家王鹏飞,处方用药独具特色,被广大患者称谓“小儿李”。
主治:
小儿肺脾肾等相关疾病,如发热、咳嗽、哮喘、厌食、腹痛、腹泻、便秘、遗尿、贫血、抽动症、多动症、发育迟缓等。
成人的脾胃不和、厌食肝功能异常、胃痛、慢性腹泻、失眠、咽炎、咳嗽、发热、哮喘、乏力、疲劳综合症等;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男科的遗精、早泄、弱精症、性功能障碍、不育等;以及皮肤科的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牛皮癣、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痤疮、*褐斑等疑难杂症。
坐诊时间:每周全天
夜门诊:周一、三、五、日晚
10岁的孩子食欲不振体重3个月降了20斤
调养重在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义乌的小静今年10岁,大概3个多月前,无缘无故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她每天的饮食量还在四到五两之间,也会吃点水果、糕点之类的点心,近两个月来,胃口越来越差,每天食量减少到二两到三两,有时候甚至只能吃一两,吃东西后经常出现恶心想吐的感觉,体重从80斤掉到了60斤。严重的时候,小静连水都喝不下,走着走着就昏倒了。
家人很着急,带着孩子去看西医,西医认为孩子严重营养不良,给她补充胃蛋白酶,注射维生素B1和B12,之后又服用了健脾燥湿的中药,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孩子依然不思饮食,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后来,家人打听到义乌春萱堂的李冬医生治疗这种脾胃病很有一手,就带着孩子来医馆找到了李医生。
李冬医生查看了病人带来的全套检查报告,发现西医各项检查的指标都没问题,然而孩子的整体状态却非常差,身体消瘦,面色苍白,说话、动作都有气无力,声音非常轻,舌质发红,苔*腻,再一把脉,脉象也是沉细无力。他认为,小静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调养上应该用健脾养胃的方法。于是,他开出了方子,*精、建曲、焦白术、草豆蔻、化橘红、何首乌,总共开了七剂,嘱咐家长煎汤坚持给孩子服用。
药吃完之后,家长又带着小静来复诊了,家长说,孩子的胃口比之前好一些了,早上起来能喝上半碗粥,但还是时常感到腹部不适或是腹痛,于是李冬将药方做了点调整。第三次来的时候,小静的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了,每天能吃四两左右,蔬菜水果都能吃。服用三十剂之后,体重由原先的65斤增加到了75斤,每日能吃七到八两。
李冬说,小儿厌食症又称食欲不振,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孩子脾胃虚弱,如果乳类食用过多,或是多吃瓜果生冷,过食辛辣、干燥的食物,或感受外邪,都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或停食。食欲不振,在最初阶段对机体的损伤并不明显,只要及时处理就不会有大碍,但如果迁延日久,影响到消化吸收、营养运行和储藏代谢等生理功能,治疗起来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小静就是属于典型的顽固性厌食,消瘦明显。这是脾虚胃弱之症,此时最重要的应该是调理脾胃,中医常说,脾胃乃后天之本,只有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了,食欲不振才能慢慢改善。
2岁孩子持续腹泻发烧一周
与脾胃虚寒有关
都说养儿不易,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时候,全家人更是忙得鸡飞狗跳。前段时间,才两岁的小宝腹泻不止,又查不出什么原因,可把父母给急坏了。
孩子拉肚子拉了整整一周,拉出来的都是蛋花水样便,平均每天要拉二十多次,同时还伴随有呕吐,每天三到四次,还伴有发烧。因为长时间拉肚子、呕吐、发烧,孩子脸色苍白、眼眶凹陷,连哭声中都透露着无力。父母带着孩子去看了西医,做了大便培养,没什么问题。医生给开了一些止泻的药物,然而药物用下去,作用却不大。家长焦急万分,于是抱着孩子来春萱堂就医。
接诊的恰好也是李冬医生,他了解孩子的病情后,再加上望闻问切,认为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建议采用健脾和胃、温中固肠的方子,主要有肉豆蔻、丁香、赤石脂、伏龙干、寒水石。服药五天后,孩子基本正常。
李冬说,在腹泻患儿中,虚寒型占80%-90%,治疗上多以温中固肠、健脾止泻为主,其中温中药所占比例较大,温中药能调理脏腑功能,而治疗脾胃病重在调理脾胃功能。
在义乌,李冬医生有“小儿李”的称号,因为他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很有一手,而他诊疗儿科疾病有个特点,就是在辨证论治中非常重视脾胃。他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在人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脾胃的作用更为突出,因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突出表现在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薄弱,饮食稍过则易引起消化不良,传化失常,导致食滞吐泻,甚至造成疳积等严重疾病。所以在治疗小儿疾病时,需要主动照顾后天之本———脾胃。如婴幼儿腹泻,其发病原因虽可能是感寒、受暑或伤食而致脾胃失节,但主要还是脾胃虚弱,治疗就应以“扶正治本”为主,驱邪为次。?
60岁的阿姨长期没胃口动不动拉肚子
与脾胃阳亏有关长要多长心眼
孩子脾胃虚弱容易引发健康问题,成年人亦然。
60岁的义乌人楼阿姨素来体质比较差,尤其是近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吃,稍微吃一口水果,立即就拉肚子,腹痛腹泻,每天大便两到三次,吃一点肉食也立即拉出来,弄得什么都不敢吃。长此以往,她怕身体营养跟不上,想吃点维生素补充一下,可惜她对维生素过敏,药也不敢吃,非常痛苦。后来,经朋友介绍,她来春萱堂找到了李冬。
李冬发现,楼阿姨身体消瘦、气短懒言,而且整个人很怕冷,炎热的夏天,她衣服还穿了好几层,每天只喝点稀粥,舌淡胖,舌质紫暗,脉沉细而无力,中医辨证为阳气亏损,采用回阳助阳、补肾益脾方法,用四逆汤加味治疗,方子为制附子、炮姜、红参、炙甘草、肉桂、三七、砂仁,七剂水煎服,每天一剂。
服药之后,楼阿姨自己感觉体力增加,食欲增进,腹泻显著好转,大便也成形了,于是又继续服用了七剂。第三次来就诊的时候,楼阿姨高兴地告诉李冬,现在自己什么都能吃了,吃水果之后也不拉肚子了。
通过这个案例,李冬分析,之前楼阿姨的症状其实都是脾胃阳亏的表现,尤其是脾阳亏损,不能腐熟水谷上,说明其脏有寒,虽然脾脏有寒,但基本在肾,如果专注在后天脾胃的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脏有寒”之证,所以要用四逆汤补火(肾)生土(脾)治疗。?
65岁的大叔10年胃胀吃中药西药都没用
原来是犯了“虚者虚之”的大戒
65岁的骆大叔从55岁开始,长期感觉到胃胀,做了胃镜、B超、CT等检查,除了一点慢性胃炎之外,没有发现其他疾病,中药西药吃了近10年,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找到李冬的时候,他跟医生说,自己经常感觉胃胀胃满,胃口差,吃不下东西,人又觉得没有力气,不愿意说话,身体又很怕冷,大便干结很难拉。李冬看了他的舌苔,舌淡胖,边有齿痕,再一把脉,脉沉细无力。他认为,病人这是脾胃阳虚,升降失调,故采用温脾益胃的方法,方子用四逆汤加味,主要有制附子、炮姜、炙甘草、红参、砂仁,开了三剂,水煎服,每天一剂。
骆大叔拿着药回家了,心里一直犯嘀咕,他长期服药,都是中药西药一大包,就这么几味药,能有用吗?没想到服药之后,他感觉胃口大开,脘腹胀满消失大半,气力大增,精神也变好了。骆大叔大喜过望,复诊的时候主动要求医生再开十剂。
李冬说,胃脘胀满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一般多从气滞着眼,用行气、破气之法,然后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就像骆大叔,药吃了不少,但没啥用,主要原因在于胀有虚实之分,实胀自有实证可辨,可用行气、破气之法,虚胀自有虚像,就像骆大叔,其实是虚寒的表现。虚则需要补气,如果再用行气、破气的药,就犯了“虚者虚之”的大戒。临床上虚胀并不少见,尤其屡治不效,病史时间比较长的,误以实胀而误辨误治者是很多的,医生在判断时尤其需要慎重,内经说“脏寒生满痛”,虚胀之症,多由脾胃虚寒引起,治疗要从扶阳补肾下手,方子上选用四逆汤加味。?
义乌商报记者:*岩
免费代煎,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免费送药到家。
医生-
药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