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气血好不好,关键看脾胃国医大师的调脾胃 [复制链接]

1#

走亲访友,在茶余饭后,大家也都在谈论这段时间的近况,其中女性朋友大多都是关心自己还是否年轻的问题,年不年轻很多人都看脸,有的人脸色暗淡,面部的肌肉皮肤下垂,脖颈纹也很多,一眼看上去,就感觉年龄偏大。

还有一部分人,保养得十分不错,皮肤嫩滑,也很少有皱纹,看着就年轻,虽然我们的皮肤靠保养,但是皮肤的底色可不是单纯靠着涂涂抹抹就能保养出来的,而是反映了我们身体内在的问题。

其实从吃饭上就能看到来,那些真正看着年轻,皮肤嫩滑,白里透红的人,她们饮食也很健康,饭食七分饱,而且吃完也没什么不舒服,反而是那些看上去脸色暗淡,精气神也不是太足的人,吃饭要么吃的很多,吃完捂着肚子说又吃多了,要么就是吃点就放下筷子,吃饱了,感觉胃胀,从这里就能看出,脾胃健康与否,影响着咱们的脸色和精气神。

当然岁月不饶人,但是我们若是把脾胃保养好了,能拖一拖岁月的脚部,于自身健康而言也是有益的,起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身体舒服了。

《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简而言之,就是脾主肌肉,不光是我们脸部的肉,还有我们全身的肉,脾出了问题,要么人虚胖浮肿,肉一捏就很松软,没啥弹性,不紧致。要么就是营养不足,消瘦,看上去干干巴巴的。

反映到我们脸上,就是皱纹多,脸蛋皮肤下垂,比同龄人更显老,嘴巴也是发白或是没啥血色,我们不妨对着镜子观察下自身,若是也有这些问题出现在脸上,可以从脾胃开始着手调理。

脾胃出现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常说脾胃虚脾胃弱,细细区分,也分脾气虚,脾内有湿热以及脾胃有湿寒,只要搞明白自己属于哪种,调养起来见效也就很快了。脾气虚就多补补脾气,脾内有湿热,就清热祛湿,有湿寒虚寒,就健脾散寒祛湿。

在养脾胃方面,许多国医大师们也都有自己的建议和做法,我们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第一种:脾气虚

众所周知,我们肺有肺气,肾有肾气,那么脾自然也有脾气,这里的脾气不是情绪上那种哦,脾气虚的人,一般饭量都不会太大,吃两口就感觉腹胀,很容易累,通常会被人们说懒,因为懒得动,浑身没劲儿,不想说话。

脾气虚的人抵抗力也不会太好,很容易被感冒,哮喘等找上门,脸色也是发白或是发黄的,身体要么消瘦,干巴巴的,要么就是虚胖,有个词形容脾虚很恰当,身如重裹,就是浑身上下感觉被东西裹住一样,动起来都觉得很吃力,很累。

现在生活节奏快,三餐不规律的人太多了,饥一顿饱一顿,或是受情绪影响暴饮暴食,故而脾气虚大多也发生在压力大,总是操心劳累的人身上。

脾虚若是没有得到重视,长期虚弱下去还会往严重了发展,也就是渐渐运化不动了,湿热或是湿寒就来了。

故而当我们发现自己只是脾气虚,这时候最好调理,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教授路志正,行医七十余年,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调理脾胃的方式。

路老坚持脾胃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而提出着重调养脾胃,“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等学术思想,主张心身同调。

路老说经常听到有些人抱怨家里人懒,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整个人都没啥精气神,干什么都没兴趣,其实他们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懒,都是脾气虚,脾气主升,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脾气一虚,就像是没了气的气球,整个瘪在地上了。所以给人一种没有干劲儿的样子。

在调养脾胃之前,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是饮食有节,饭吃七八分饱,给脾胃留一点空间,这样它才能动起来,吃太多把脾胃堵实了,就不容易动弹了。很多中老年人,节约惯了,看不得碗里有剩饭,即使吃饱了也会勉强自己吃下去,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谨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学一学路老的养脾气方法了。

方法一:健脾益气粥

准备:党参(或西洋参)3克、山药12克、陈皮3克、生薏仁10克、粳米50克(或小米)。把除了陈皮之外的药材和粳米一起熬粥。陈皮最好用广东新会县出的新会皮,新会皮较香。陈皮需要先用水洗净泡30分钟,然后剁得碎碎的。

粥快熬好时,把陈皮带水一起放入粥中,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入少量的盐,稍微煮一下搅拌均匀,一道健脾益气的粥就做成了。

其中党参或是西洋参都是补气的,山药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健脾,薏米是祛湿的,虽然薏米是凉性的,但是有温性的陈皮中和也是不怕的。搭配在一起,补益我们的脾气。

方法二:三蒸大枣

脾气虚的人可以吃点大红枣,这个枣的吃法也有讲究,不是洗洗就吃,而是我们每天做饭蒸馒头蒸菜的时候,把大枣放到锅里一起蒸,蒸一次可能看不出啥变化,但是蒸上三次以后,大枣就熟透了。

蒸过的大枣吃起来味道也好,有益我们的脾气。

方法三:益脾饼

这个是可以做完了当零食吃的,用茯苓30克、白术15克、干姜2克、红枣30克、鸡内金10克、炒山楂10克打成细粉,面粉克,发酵后,放入打好的粉和匀,再加适量菜油、食盐烙成饼,八成熟时取出,切成棋子大的方块,再放在锅上慢慢烤干即可。

除了路老的养脾方法,国医大师朱良春也有一道养脾胃的粥食,既能健脾祛湿,又能补气养血,而且适合咱们大多数体质的人。

朱老这个养脾胃的粥,自己就喝了六十年,他的体力也是能和大多数年轻人相比,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量,也能扛得住。

朱老的粥食配方为红枣30克,莲子50克,绿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枸杞10克,黄芪克。

黄芪浸泡20分钟,倒进砂锅,加水2碗(普通饭碗),煮15分钟,倒出,再加1碗水,滤出去渣,备用。将红枣,莲子,绿豆,薏仁,扁豆漂洗,放入砂锅,倒入煎好的黄芪水,大火煮开,调到小火煮40分钟后放入枸杞,再熬10分钟即可关火。将已熬好的粥分为5天的量,存入冰箱,食用时取出加温即可。

黄芪大补元气,为补气之最,莲子醒脾,薏米祛湿,白扁豆泄湿,当然这个粥也不要顿顿都吃,不抗饿而且每天喝也容易营养不良,这个粥我们一周喝上三四次也就够了。

第二种:脾有湿热

脾气虚久了,渐渐就会生出湿热来,除了兼顾脾气虚的表现外,还会让我们的皮肤更油腻,非常容易出油,毛孔也大,脸上还容易长痘痘,身上的味道也大,身上还容易过敏,而且我们的便便还容易黏马桶。

有人一听有热,那么立刻想到了清热,其实这种情况一旦用清凉之物清热反而会伤了脾胃,加重脾内的湿气,这时候也不宜吃一些很补的东西,脾胃有湿热是很难吸收其他营养的,反而还会朝着痰湿的方向发展。

这时候我们得注意,饮食上尽量清淡,少吃甜食少吃辛辣,少吃油腻,最好戒酒,常吃一些五谷杂粮,以及有健脾祛湿效果的食物。

国医大师邓铁涛喜欢用五指毛桃来帮身体清热祛湿健脾,且五指毛桃十分平和,邓铁涛先生称其:“益气而不作火,补气而不提气,扶正而不碍邪,用于多湿多虚的体质。”

我们在过年期间想必各种鸡鸭鱼肉都没少吃,这些肉类很容易生湿气,产生内热,影响到脾胃的运化,现在年也过完了,我们可以在家炖点真正有益于脾胃的东西了,喜欢烹饪的朋友,可以用五指毛桃和土鸡或是乌鸡一起炖汤喝。

五指毛桃不光祛湿化热的效果好,味道也十分不错,有一股淡淡的椰香味,用来煲汤最合适不过。

五指毛桃炖鸡汤

五指毛桃50克,鸡半只,蜜枣2个,瘦肉50克,土茯苓/茯苓5克,姜3片。

鸡肉和瘦肉放入锅中焯水,将五指毛桃、土茯苓/茯苓、蜜枣、鸡肉、瘦肉放入砂锅,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和五指毛桃经常搭配的两种食材,一个是茯苓一个是土茯苓,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差别还是蛮大的。土茯苓重点在于祛湿热蕴毒,劲儿更足,但是肝肾阴虚者慎用,相比之下,茯苓就温和多了,它的性子甘淡,祛湿是最好的,可以不慌不忙把我们身体中的湿热余热一点点渗出来。

补而不峻,不伤正气,健脾补中,说的就是茯苓,连脾胃娇嫩的小朋友都可以用,所以想要更安全,可以偏向于茯苓。

若是懒得煲汤,还可以用五指毛桃和茯苓,红枣,陈皮等一起泡茶煮水喝,效果也是一样的,五指毛桃和茯苓是祛湿健脾的最佳搭档,把体内的湿浊热气给化掉清理出去,红枣既能补养脾胃,又能滋养气血,陈皮则是行气燥湿。

这个茶很平和,不挑体质,无论我们阴虚阳虚寒湿湿热或是虚不受补都可以煮着喝哦。

若是连茶都懒得煮,还有一款现成的小糕点,开袋即食,很是方便,里面的搭配也十分讲究,很平和,有糯米、大枣、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人参(人工种植5年以下)、麦芽糖、亚麻籽油。

其中薏米,茯苓都是祛湿很好的食材,莲子,白扁豆在祛湿的同时,还能醒脾,止泻,清热,山药健脾补气,麦芽行气化积,山楂也是化肉积的,人参补气效果非常不做,这样在祛湿的同时,还能补一补脾气。

调味用的是麦芽糖,摒弃了白糖,不易生湿,亚麻籽油低脂健康,而且用的还是低温烘焙的制作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中的营养,不会被高温所破坏掉,做出来的糕点也是软软的,糯叽叽,中老年人吃着也不费劲儿。

这款茯渭糕,把众多健脾养胃,理气降火的食材,按照科学配比组合在一起,使之有疏通、有排泄、有降火、有平补,让身体更为平和疏通,慢慢把需要的营养补回来。

而且低糖低脂,不像那种传统的糖油混合糕点,吃多了滋腻生痰,这款糕点用的都是这些健脾养胃的食材打粉,有五谷、有天然的果实,每天只要2~3颗,就能满足身体需要的营养了,轻食保持身材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别看这么多种类的食材添加,吃着没有渣滓感,很清爽,有股淡淡的甜味儿,一点都不腻。捏上去Q弹软糯,每一颗都有独立的小包装哦,开袋即食,十分方便。

第三种:脾有湿寒

脾内除了湿热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湿寒,与热相反,脾胃湿寒的人,更怕冷,喜欢温暖,也喜欢吃热食,一般手脚很容易冰凉,还容易拉肚子,腹痛,尤其是吃不了凉的东西,一吃就拉。

而且肚子的温度也偏低,摸上去凉凉的,一般脾有湿寒的人,小肚子会比较大,女性在生理期也容易疼痛,这种就是湿气和寒气交织混合在一起了,我们得在祛湿的基础上加上散寒。

脾胃虚寒的人,平时更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少吃甚至不吃寒凉的食物,水果也属于寒凉之品,也要少吃,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做一做艾灼,暖腹又能排湿散寒。

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另一个养脾胃的法宝就是醋泡姜,更偏向咱们脾胃虚寒的朋友,醋能活血,姜能发散,温胃散寒又祛湿,而且醋泡姜的做法也十分简单。

准备生姜,食醋,盐,白糖,密封的瓶子,姜洗净切片,撒少许盐,腌制,把腌制好的姜片放到瓶子里,加上食醋,没过姜片即可。再加一点白糖,如果不能吃甜的话,不要加糖,最后盖上盖子,冷藏上四五天即可。

做法简单,食材又平价,每天都可以吃,醋泡姜的食用时间在早上,7点~9点之间最佳,搭配早饭一起吃,配粥配面食都合适,有助于我们脾阳升发,祛湿散寒。

懒得自己腌制,我们也可以备上一瓶这种现成的醋泡姜。

它用的是铜陵白姜为原料,是当地的土特产之一,白姜因鲜姜呈乳白色至淡黄色而得名,尤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品质而久负盛名。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又被誉为“中华白姜”。

为了做好这款醋泡白姜,合作的商家都是专门请了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选用上好铜陵白姜、陈年老醋,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的。

陈醋色泽黑紫,绵、酸、甜、醇厚,回味悠长,在腌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综合姜的辣味。将切好的姜片浸泡在陈醋中,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全程没有防腐剂,添加剂,配料简单干净,只有白姜,老陈醋,食盐,白砂糖和纯净水。

早上吃几片,姜脆嫩微辣,融合醋的酸爽,微妙的融合在一起,两片下肚,胃里瞬间升起一股暖意。

再配上一碗清香的小米粥,虽不及大鱼大肉,却是养脾散寒的良方。这款醋泡白姜老幼皆宜,可以天天吃,吃姜最好选择在早上,晚上不吃姜哦。

实在不喜吃姜者,但是脾胃有湿寒得难受,我们也可以备上一盒这种纯姜丸,轻轻松松吃姜,这款纯姜丸,都是小小的颗粒,直接用温水送服即可,一次一包,开袋即食,它的配料只有小黄姜和清水。

小黄姜的姜辣素含量很高,维生素、姜油酚等营养含量也比一般生姜要多,所以也被称为姜中的“营养之王”。特点就是辛辣,直接吃是很难入口的。所以做成姜丸,吃完了嘴巴里也不会有很浓的姜味。

在制作时,也只是把小黄姜晒干打粉,加入清水制成一颗颗姜丸,没有防腐剂,添加剂,也不含糖,不能吃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几十颗一包,都是分好的,我们开袋后直接吃即可,随身带着也方便,,我习惯在每天早上吃一包,可以长期吃,帮助身体把这些陈年的寒湿给驱散出去。

以上就是一些国医大师们的养脾胃小方法,我们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脾胃状况,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