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期胃胀消化不良1个健脾消滞方,助你打 [复制链接]

1#

近期有朋友问到,长期感觉肚子不舒服,肚子胀,一吃饭就饱,嗳气打嗝,食欲不振,还时不时感到恶心,大便不规律,去医院检查了,发现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被告知这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吃了开胃的药,但依然反反复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如何调理?

事实上,这是现代社会特别常见的一种胃肠病,尤其以脑力劳动者更为多见。

对于这个问题,中医有多种手段来应对,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调理脾胃,健运消食。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为脾虚气滞所致!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祖国医学所讲的“痞满”病范畴,关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均有不少记载,如《黄帝内经》中记载:“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不通,饮食不下。”《灵枢经·经脉》中也讲“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明确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表现虽然在胃,但其实也涉及到肝脾。

乐启生中医团队总结大量临床案例也指出,脾胃虚弱,肝脾不调是导致消化不良发生的关键。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疾病的病机也会发生变化,早期的患者常以肝郁气滞为主要表现,属于实证;如果长期发展,或者久治不愈就会演变为耗气伤阴、肝郁脾虚、阴虚等虚实夹杂证。

该病的基本病机为中焦脾胃的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导致胃失和降,即以脾虚气滞最为多见。

打个比方,脾胃就好比一个加工食物的加工厂,食物的原材料和加工后的成品均有传送带运进来和运出去,气机则相当于传送带的动力,一方面,脾虚导致食物的加工速度减慢,就会使我们吃进胃里的水液以及谷物没有办法及时地给运化掉,导致堆积起来,就会致使胃口差,没食欲。

另一方面,气机阻滞,从加工厂传送成品出去的传送带动力不足,自然而然就会导致胃胀、消化不良。

因此,脾虚气滞的患者所出现的脘腹饱胀感,多以餐后胀更明显,并且常伴有食欲差、口淡、倦怠乏力、嗳气、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白等表现。

那么,中医如何调理改善,从根源上解决胃胀、消化不良等病症呢?

健脾益气、行气导滞,摆脱消化不良困扰!

脾气健运是胃肠功能正常运动的首要条件,而胃气通降则是脾升清的重要保证,也即要求脾胃这个食物加工厂正常运转,同时食物的传送带正常,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摆脱这一类消化不良,首先需要调理好脾胃。

其次,也要重视疏畅肝气,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负责情绪的疏泄以及参与人体气机的疏通条达,临床实践也发现,在出现消化不良的人群中,不少人存在焦虑、抑郁易怒、失眠、紧张等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临床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方中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如果出现恶心欲呕者,可加陈皮、半夏;脾胃虚寒者,喝热水或者热敷肚子则稍有缓解的,可以加干姜、高良姜;如果为脾失健运,导致体内湿气重的,可以加薏苡仁;肝气犯胃,致气机郁滞者加柴胡、青皮、素馨花;脾胃气虚,大便不畅者加厚朴、莱菔子;心脾两虚,失眠者加合欢皮、夜交藤;胃脘疼痛者加救必应;泛酸者加白及、海螵蛸;气虚者加黄芪、党参;阴虚者加麦冬、沙参。

总而言之,需结合实际的病情辨证用药。

举个例子,比如前段时间来诊的一位51岁的患者周先生,自述10多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胀满,这种情况特别是在进食后或者情绪波动明显后加重,伴有嗳气及矢气后稍有缓解,偶尔有烧心,口中黏腻,时有口苦,少饮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睡眠欠佳、易早醒,大便黏腻,排出不爽,伴有便后不尽感。

周先生此前就医检查胃镜报告提示有“慢性浅表(非萎缩)性胃炎”,来诊时舌象可见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兼有湿阻证。治以健脾理气,化湿和中。方用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

党参、炒白术、北柴胡、白芍、桔梗、旋覆花、煅赭石、枳壳、木香、焦槟榔、砂仁(后下)、茯苓、炒神曲、连翘、煅瓦楞子;14剂,水煎温服ml,分早晚服。

2周后周先生前来复诊,诉服药后上腹部胀满明显好转,烧心缓解,纳食好转,睡眠仍欠佳,仍有口苦。舌淡红,苔白。上方去砂仁、连翘、煅瓦楞子,加玉米须、珍珠母(先煎)、香附。三诊时患者基本痊愈,继续以上方为基本方巩固治疗2周,如今随访已2个月未见复发。

在这一案例中,即以党参、炒白术补脾益气,配伍柴胡疏肝理气、升补中气,白芍柔肝养血,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下气消痞,桔梗开宣肺气,通利三焦,枳壳、木香、焦槟榔理气调中、通降腑气,砂仁、茯苓祛湿化浊和中,炒神曲与连翘消食化滞、清解郁热,煅瓦楞子制酸止痛。全方攻补兼施,恢复中焦脾运,以及条畅中焦气机。二诊时考虑患者病程时间长,存在气滞郁热、湿气困阻,所以加玉米须、珍珠母、香附解郁清热,祛湿化浊。

另外,除中医调理改善外,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和心理干预也很重要,长期的脑力劳动、工作紧张、久坐少动、睡眠状况差、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和饮食不当均可诱发消化不良,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也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去除相关的发病因素,日常多运动提高抵抗力,同时调整心态,积极乐观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