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淡饮食在很多中国老人眼里,仿佛是最健康的饮食。涉及健康问题时,医生都会给患者建议,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少吃肉。那么坚持清淡饮食的中国老人,营养状况如何呢?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会主任委员付萍介绍说,年,我国按照国际通用的营养不良筛查标准,针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5个城市65岁以上老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后发现,超过50%的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这5个城市都是发展较好,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农村的情况极有可能更为严峻。
2
清淡饮食看似健康,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于缺乏基本的营养常识,每个人对清淡饮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很多老人忽略了营养的足量摄入。
案例1:75岁的杨奶奶20年来一直以来都吃素,不占荤腥。每天家里做饭,要做两份,一份从来不放油,专门给杨奶奶。另一份需要放油,是其他家人吃的。怎料有一天晚上杨奶奶在厕所中摔了一跤,不幸骨折,并且在检查时发现老人家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头异常脆弱,犹如泡沫一样。对于一些破裂的关节,想要恢复都很困难,不得不通过手术安装人工配件进行加固。
案例2:退休的张大爷一直血糖偏高,看到营养学家介绍自己适合吃粗粮,于是三餐都是谷物粗粮。小米、胡萝卜、燕麦、土豆一样不落,饭和粥却基本不吃了。慢慢地,他总感觉消化不良,胃胀气。到医院一问才知道,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并不容易被消化,长期大量食用粗粮,不仅不能保健,反而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还有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案例3:老张体检发现自己有高血压高血脂,医生嘱咐清淡少盐,他回家后坚决执行,买了低钠盐,而且做菜放盐极少。过了一段时间,老张觉得乏力,反应慢,嗜睡;有一次从沙发起身的时候还差点摔倒。医院,一查原来是低钠血症,病因是吃盐太少了。
看似很健康的清淡饮食,为什么反而损害了这么多老人的健康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清淡饮食”是比较宽泛的说法。
很多老人忽略了“清淡饮食”的前提是“营养均衡”。
他们大多先入为主地认为,清淡饮食等于:粗粮为主,或是少油少盐,甚至无油无盐;有些老人还长期没有摄入足量的肉。这样,因为过度追求清淡饮食,导致这些老人营养不良,最终抵抗力下降、慢性病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疾病。
3
如果长期清淡饮食,很可能导致一些关键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油脂、盐、钙的缺失,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免疫力降低。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是合成肌肉的主要成分。很多老年人清瘦,营养不良,最主要的就是缺乏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过少,容易导致肌少症,疲惫无力,很容易摔倒。
另外,蛋白质摄入过少,容易经常生病,免疫力下降;一项针对老年女性的研究发现,低蛋白饮食持续9周后,免疫力明显降低。
不吃油或油脂摄入过少,会导致多种维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甚至提高患胆结石的风险。维生素ADEK易溶解在油脂内,而不易溶解在水里;不吃油会影响它们的吸收,它们对人体至关重要。
l维生素A:统称为视黄醇,没有它,人就会失明,如果不足,会导致干眼症、脱发、皮肤问题和免疫功能差。
l维生素D:绰号阳光维生素,体内缺乏维生素D,软骨病、肌肉萎缩和骨折风险会增加,还会导致抑郁、疲劳、脱发和伤口愈合受损。
l维生素E:一种抗氧化剂,缺乏容易造成肌肉无力、行走困难、视力问题和贫血等。
l维生素K:维生素K在血液凝固中其关键作用,没有它,你可能会血流不止。
很多人为了补充维生素,会吃大量蔬菜水果。实际上,如果脂肪吃太少,会导致维生素的吸收特别差。
另外,人体会自然分泌胆汁来分解脂肪。不吃脂肪,胆汁就分泌少,不会有胆汁蠕动。长期如此,胆汁不分泌,累积在胆囊中就很容易形成胆结石。
吃盐过少,导致低钠血症。低钠血症,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钠含量太低,症状和脱水类似。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大脑肿胀,头疼抽搐,昏迷。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吃盐非常重要,经常锻炼的人一定要补充足够的盐分。如果老人家经常抽筋,很可能是因为吃盐太少。
医生建议的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很多老人听到之后,可能就完全不吃油盐了,这样经常适得其反。
缺钙,极易导致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明显下降;也就是说,老年人需要更多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身体需要。老年人对钙的需求超过中年人。中年人每天需要毫克钙,而老年人需要~毫克钙。
而很多老人家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