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胃部经常不舒服,试试艾灸这2个穴位吧
TUhjnbcbe - 2025/2/7 3:22:00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476801.html

《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用艾叶做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多方面的作用。现代研究:蕲(祈)艾含挥发油约0.%,主要成分为苦艾醇、苦艾酮。此外尚含胆素钾盐以及维生素甲、乙、丙、丁等。苦艾醇、苦艾酮有兴奋中枢作用。苦艾中含有钾类、柔酸,氯化钾等,故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艾灸疗法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养生保健效果的预防方法,它能起到扶正祛邪,强身御敌的作用。所以现在健康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艾灸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灸”字《说文解字》在一书中解释作“灼”,意思是用火灼体,借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或疼痛处烧灼、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取得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的功效。今天艾草产业网小编就跟朋友们聊一聊通过艾灸疗法缓解胃部不舒服、胃胀、胃疼等方法。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部经常不舒服,试试艾灸这2个穴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