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这种特殊的主观感受,常伴随着胃部的不适和胀满感,仿佛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你想吐却又吐不出来,它往往是呕吐的前兆。而呕吐,则是一系列肌肉协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胃、食管、口腔、膈肌和腹肌,使胃内容物能够经由胃、食管再由口腔排出体外。恶心与呕吐常常相伴出现,恶心通常是呕吐的先行症状,呕吐则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恶心,但并非每次恶心都会导致呕吐。当恶心与呕吐同时出现,但胃内容物并未排出时,我们称之为“干呕”,这其实是呕吐前呼吸肌的有节奏收缩所致。
呕吐是多种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具体来说,以下胃肠病常常伴随着呕吐的出现:
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种病症通常表现为频繁的恶心、嗳气,以及胆汁性呕吐。其特点是非喷射状呕吐,呕吐物量不大,且在呕吐后,疼痛症状会有所缓解。
功能性消化不良:此病症多呈现为恶心或呕吐,并伴有胃胀、嗳气、嘈杂、反酸等症状。
食辛辣引发的急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食用辛辣食物后,可能会出现上腹部饱胀感,进而引发迟发性呕吐。呕吐物量大,带有酸臭味,有时甚至可见隔夜食物。
多食生冷引发的慢性胃炎等:因多食生冷食物而导致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癌等,其症状包括呕吐或恶心,伴有胃胀痛、泛吐清水或涎沫。胃部温暖时感觉舒适,遇寒则症状加重,舌苔淡薄。
胃神经官能症:这种病症的特点是无恶心而反复呕吐,呕吐物不酸腐,量不多,且呕吐后不影响进食。对于此类呕吐,心理调节至关重要,使患者正确认识呕吐现象,可采用深呼吸等方法来止吐。呕吐还可能是哪些病?呕吐的引发因素并不仅限于胃肠疾病,许多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同样可能导致这一症状。其中,食物中毒、糖尿病、肾脏病、脑卒中以及脑肿瘤等都是常见的引发呕吐的疾病。
首先,若呕吐呈喷射状,且胃内容物急剧有力地喷出,同时伴有顽固性发作和颅内压增高等症状,这往往是由中枢神经性疾病引起的,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或脑出血等。此外,持续性高烧也可能导致此类呕吐,因此需要患者及时就医。
其次,若恶心频频发作并伴有呕吐,且呕吐物中混有胆汁,吐后不见轻松,甚至胃中已排空但干呕不止,这通常属于反射性呕吐。此类呕吐常见于腹腔内脏器的急性炎症,如胆囊炎、胰腺炎和病毒性肝炎等,医院诊治。
再者,若恶心呕吐症状经常发作但并不严重,可能由慢性炎症引起。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先服用藿香正气水暂行止吐,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最后,若恶心呕吐伴有眩晕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运动病或梅尼埃病导致的。一般可通过服用镇静类药物来缓解眩晕和呕吐症状。待眩晕消除后,呕吐通常也会随之停止。
恶心后继发的呕吐且在呕吐后感到胃内轻松,这通常属于胃源性呕吐。这类恶心呕吐,若同时伴有胃胀和嗳酸腐气,往往是由进食过量导致的消化不良所致,此时只需适量控制食物摄入,无需特殊处理。然而,若呕吐伴有胃痛,则可能由急性或慢性胃炎引发,医院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