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祝您健康杂志祝您健康杂志
“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够”,睡眠问题应该是困扰当代人的几大烦恼之一。
就算是事业有成的大咖们也不能例外。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近日一次谈话中就提及,自己曾经好几年根本就睡不着觉,10年吃了差不多片安眠药,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要吃4片安眠药才能睡着。
对此,爱抖激灵的网友表示:不然咱试试褪黑素?
很多人都想解决困扰自己的睡眠问题,却并不愿意随意使用助眠药物。
但传闻中的助眠方法虽然多,究竟哪些靠谱,也实在是让人摸不准。
1
褪黑素:治失眠还是致失眠
这几年,“失眠党”有了一个新宠:褪黑素。
年轻人“嗑”它,帮助入睡;老年人“嗑”它,改善睡眠。
其实,人体会主动分泌褪黑素,我们大脑的松果体会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褪黑素,具有参与调节人体昼夜节律和睡眠的生理作用。
白天,褪黑素分泌减少,可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但在夜晚或光线弱时,褪黑素分泌增多,会使人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褪黑素的分泌跟年龄也有很大关系。
孩子们总是睡不醒,老人们常常睡不着,正是源于此。
以上,就是内源性褪黑素的基本情况。
我们在市面上能买到的褪黑素,多为化学合成,属于外源性褪黑素,关于其使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
在中国,褪黑素作为保健品原料使用,功效被定义为改善睡眠,每日的推荐用量为1—3毫克。
不过,目前尚未确认长期服用褪黑素的安全性。长期服用外源性的褪黑素,可能会使自身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停用后反而有加重失眠的风险。
建议适用人群:倒时差人群、老年人。
建议使用方式:缓释型褪黑素效果会更好,可以选择在睡前半小时服用。
不一定适用的对象:有睡眠障碍的人。
2
仪式感:睡眠比爱情更需要它
其实,想要拥有优质睡眠,或许要依靠另一个“新宠”——仪式感。
爱情需要仪式感,生活需要仪式感,睡眠可能更需要仪式感。
睡眠的仪式感
大原则:上床就睡觉,不睡觉不上床
?睡前半小时完成洗漱;
?将灯光调暗,并尽量使用暖光灯源;
?房间温度保持在23℃上下,感觉舒适即可;
?选择合适的床具,尤其是枕头;
?手机摆放位置尽可能远离床头;
?可以选择播放舒缓放松的轻音乐;
?可以试着泡个脚;
?可以选择一本枯燥乏味的专业书阅读;
?睡前不要饮用太多的水(或饮料);
?感觉困倦,立刻关灯、上床、睡觉。
不要觉得这些仪式感可有可无,这其实是让我们建立对床铺的正确认知关系,通俗来说,让你的身体对床铺建立一种“条件反射”——沾床就想睡。
为了建立这种正确认知关系,我们要用那些有助眠意义的仪式感来不断强化,让身体记住这种关联。
相反,在床上玩手机、看书、看电视这些会破坏正确认知关系建立的行为,就一定要避免。
中途醒来怎么办?
如果夜间中途醒来,尽量不要让自己太过清醒,以使身体快速地再次进入睡眠状态。
若醒后半小时仍未睡着,还越来越清醒,建议离开床待有睡意再上床,可静待下一个睡眠周期的到来。
睡眠时长短怎么办?
先天性睡眠短的人,可能有家族遗传性,只要保证自己白天精力充沛,不必刻意增加睡眠时长。
如果只是偶然如此,建议白天不要补觉,以免消耗夜晚的睡眠动力;坚持规律睡眠,睡眠时长便会逐渐增加。
3
家用呼吸机:睡眠重“量”更重“质”
除了睡眠的“量”(睡眠时间)需要达标,睡眠的“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指标。
其中,打鼾问题尤为重要。
所谓打呼噜,也就是打鼾,其实分两类:
一种是单纯性鼾声,声音较为均匀,通常在过度疲劳时出现;另一种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属于睡眠疾病,鼾声响亮不规律,且伴有睡眠期间歇性呼吸暂停的情况。
打鼾的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不只是鼾声吵人,更重要的是,频繁的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大脑缺氧,并带来诸多健康危害。
?在睡眠中被反复憋醒,导致睡眠不宁;
?白天困倦、疲乏无力,严重嗜睡;
?睡眠时出现遗尿、夜尿明显增多的情况;
?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经常发生夜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
?睡醒后有头痛、头晕表现;
?晨起后常有明显血压升高的情况;
?继发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相关疾病。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无创呼吸机治疗。
曾经,患者只能在专业睡眠中心接受治疗,不过现在有了家用呼吸机,患者确实得到了更多便利。
家用呼吸机的体积较小,一般只有电话机、单反相机大小,使用起来也比较简便,在固定睡眠时间使用,可以缓解呼吸暂停综合征,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当然,有少数患者在使用时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大部分患者都能放心使用。
家用呼吸机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因紧张引发患者幽闭症;
因面罩材料引起鼻部过敏;
鼻子、面部被面罩压伤;
口鼻干燥、结膜炎、胃胀气等不适。
其实,在治疗失眠、提升睡眠质量的问题上,中医的穴位按摩也能发挥很大作用。
比如涌泉穴、神门穴、三阴交穴,只要适当按摩,都能起到安心助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