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气和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肠胃疾病,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发作的时候也会让你很不舒服,该怎么调养呢?
胃胀气的症状及调养方式:1、胃脘撑胀,外观也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以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临床表现。
2、。有些患者还有有嗳气、便秘腹泻交替、发热等等症状。
3、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和嗳气等,不愿进食或者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容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
4、每天早起或者饭前、后,均有打嗝现象,并伴随气体喷出,身体消瘦和精神抑郁,神经性的头疼和胸闷,伴以乳房忽冷忽热。
调养方式:①按摩足三里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足三里,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
按摩本穴可治各种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②按摩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
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消化不良的症状及调养方式:1、脘腹胀痛。脘腹胀痛是中医词汇,指中脘腹部的部位,有胀痛痞满的感觉,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是消化不良的常见症状之一。
2、胃内嗳气。嗳气是指自胃部上升的气体或酸性液体,上逆时所发出的声响,消化不良时嗳气常有难闻的酸腐味或者萝卜味,这主要是胃不能按时排空,食物积存过久导致的。
3、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时因为肠胃不适,常伴有胃反酸、恶心的感觉,部分严重的还会出现呕吐,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口臭。消化不良的时候,沉积在肠内的食物糟粕会积滞生热,产生臭气,向上蒸发,通过口腔及鼻咽部位形成口臭。
调养方式:①按摩大陵穴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
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②按摩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
四缝原本被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当然,我们最好能够在问题出现之前,防患于未然,才能对身体健康最有好处,做到以下七点,至关重要!
第一点:多饮水众所周知,早上起床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能有效清理肠道,防止便秘。
除了早上的水如此重要之外,平时也要多喝水。
很多研究显示,人每天需要喝8杯水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大约ml。但也没必要一次喝太多,可以把这些水分开喝。
但是,要注意的是,晚上9点以后最好不要喝水,否则第二天会水肿哦。
第二点:护肝茶每天坚持用丁香,陈皮,桑叶,菊苣,佛手,茯苓6种中药成分按比例制成五指柑菊苣茶,泡水代茶饮用即可。每天2到3杯,至少要坚持一个月左右方可见到疗效。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花和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第三点:勤保暖天气转凉,上班族一定不要贪凉,办公室里要随时备上外套,可以盖住膝盖和腹部,防止着凉。尤其是本身就患有胃病的人,更要多加注意。
第四点:吃暖食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第五点:讲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便后、饭前洗手;生吃瓜果要冲洗干净,避免食物污染上致病菌;不吃变质、霉变食物等。
第六点:多运动上班族可以抽空做一些轻运动,周末时可以进行一些户外运动,能调理压抑的心情,释放压力。
但是,一定不要饭后马上进行运动,这会直接影响胃肠的血液供应,导致消化不良。一般饭后1个小时再进行运动为好。
第七点:平心态小时候,心情郁闷时爸妈都不让吃东西的,说这会对胃不好。现在才发现,父母懂得真多。
专家指出,人的情绪和心态会影响到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因此要保持开朗、愉快心情,hold住胃部。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