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晨检的时候发现很多小朋友的舌苔有的厚白像豆腐渣,有的舌苔黏腻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往往与食积胃肠,痰浊内蕴有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就怕孩子冻着、饿着,操碎了心,但很多孩子就像一只“小馋猫”,遇到好吃的,吃饱了还想吃,甚至并不太清楚什么是吃饱,基本上家长们喂什么,孩子就吃什么,慢慢的很多孩子因为饮食不节制或过食肥甘等难以消化的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引起消化不良和积食。
孩子长期积食容易造成免疫力减弱而感染疾病,甚至影响发育。
那么,你家宝贝积食了吗?
下面是有关孩子积食的小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如何判断孩子积食了呢?测体温:在孩子睡觉后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如果比其他地方热,就能与感冒区别开来,多是积食哦!看大便:观察孩子大便,正常的大便是条状软便。如果颜色、稀稠和次数与之前不同,形状改变就不正常。看食欲:如果孩子本来胃口很好,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好,或者不吃,注意是积食的征兆了!看睡眠: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如果本来睡眠很好,突然夜里翻来覆去,老是夜醒,有时还会咬咬牙,那么就要注意了。看症状:孩子鼻梁两侧发青,皮肤发*,口气重有酸腐味,咳嗽,腹胀,反复呼吸道感染,吃点东西就呕吐,是比较严重的积食症状了。一旦出现积食,可以将饮食调整为少吃多餐,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让肠胃可以休息。具体方法如下:
1.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果孩子积食严重,家长可以给孩子吃几天粥或烂面条等,帮助减轻肠胃负担。
2.吃促消化食物适当吃一些山楂或者山楂片,能帮助孩子消化,增加食欲。
3.吃水果蔬菜等食物果蔬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孩子肠胃蠕动,提高消化力。如薯类、深色蔬菜等。
4.鸡蛋和牛奶可正常吃,但要少量。这些消化慢,不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5.少喝肉汤、骨头汤等。肉汤不仅营养价值不高,反而造成胃动力减弱、不好消化。6.积食期间别多吃肉。高脂肪的肉类,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加重孩子胃肠消化负荷。7.不吃硬质、胀气的食物。像蒜苔、蒜苗、洋葱等食物容易引起胃胀气。8.不喝含中药材的大补汤。虫草、燕窝或者药膳等不适合孩子吃,容易营养过剩导致性早熟。运动调节法适当运动能帮助肠胃蠕动,有助消化。如果感觉孩子吃多了,不妨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下。玩玩球,骑下小单车,每天1个小时,还能促进亲子感情呢。
按摩腹部法中医认为,经过肚子的是脾经、肝经和肾经,通过按摩腹部可以调节肝、脾和肾。
具体操作: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然后轻轻盘旋状揉动,坚持5分钟。如果揉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出现了肠鸣音,或者孩子在排气,是正常现象哦。
捏脊法具体操作:先让孩子趴在床上,然后从大椎穴(正坐低头,脖子正中最高椎突处)开始,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将脊柱两旁皮肤捏起,两手不放松(即捏住皮肤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动,一直推到孩子臀沟的长强穴。一般沿着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
注意:捏脊法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肤娇嫩,推捏前要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三、如何预防孩子积食?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2.七分饱,益健康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孩子的身体。
3.三餐定量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4.晚上不要吃得太饱孩子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
5.睡醒后1小时不进食早上或中午孩子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先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推荐积食食疗饮食:1.薏米山药粥功能:祛湿健脾,滋阴养液。适用于孩子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肌瘦的孩子。
做法:将薏米、山药、小米适量一起熬粥食用。
2.萝卜粥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孩子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3.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孩子因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有疗效。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孩子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著名大医学家孙思邈强调:“夫为医者,当需洞晓病源,治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难经·七十七难》里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需要做好日常的养生保健工作,让孩子体质强健,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偶尔孩子生一些小病,比如:积食、消化不良、便秘、轻微的感冒咳嗽、轻微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可以先用食疗调理,如果不见好转再来吃药哦~
南幼园保健室年1月7日南阳幼师附属实验幼儿教育集团
总园
南阳幼师附属实验幼儿园
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