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上周五,三伏即将到来之际,活法儿健康姨妈养成群,有幸邀请到无忌大夫做了一次群直播活动,主题为现代人三伏天如何养?群里的姐妹们都说受益匪浅。所以现在把直播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大家好,我是无忌大夫。今年的三伏天马上就要到了,今天呢,我就跟大家说一说如何才能健康地顺利地度过三伏天。又如何利用三伏天来祛除身体里面的湿气、寒气和病情。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里面最热的时间段,天气潮湿又很闷热,让人浑身都没有劲儿。今年的初伏是从7月17号开始到7月26号,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热,中伏是从7月27号到8月15号,这一段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末伏是从8月16到8月25,之后天气就开始逐渐凉爽了。
李无忌
中医身心医学家。专注于女性儿童身心健康,正安中医特邀出诊专家。著有身心健康类畅销书著有身心健康类畅销书《健康启示录》。
三伏重在防寒
在过去讲三伏天养生重点是在防中暑,现在却正好相反,重点是在防中寒。因为夏天天热出汗,人的毛孔都开泄的,无异于是门户大开。
而现在到处都是空调的环境,一会儿是浑身出汗,突然又进入空调的环境。这样风寒之邪就会从暴露的手臂,小腿,脚踝直接进入我们的肌肉、关节、内脏和子宫。
如果不注意防寒或是受了寒没有及时的把寒气排出去,就很容易引发各种的疾病。一般来说,头部,肩膀,腰背,膝盖都是最容易受寒的地方,像我们现在坐地铁,地铁里很凉的风从头上吹下来,所以最好在地铁里面带上围巾或者穿上长袖的衣服。这样能保证这些寒气不会从你的头部、手臂进入到你的身体里。
特别是女生,在这样的天气时更容易受寒,造成头疼,胃疼,肚子疼,胳膊疼,膝盖疼,尤其是容易造成宫寒。很多女孩儿会发现这次来月经就肚子很疼,或者到了该来月经的时间还没有来,或者月经来就是不太通畅,一点点。
因为中医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血液在比较热的情况下走起来就很顺畅。但是一遇到寒,它就会凝固。如果我们在来月经的时候受寒了,这个血在子宫里凝固了,不能够彻底的排出去,就很容易长东西引起各种妇科疾病。所以,现在的三伏天我们除了要防暑,需要把重点放在防寒上。
胃不舒服可能中了寒邪
最近我遇到不少人都感觉胃里不舒服。就是吃了东西感觉不消化,顶在胃里;有的人还会觉得恶心,浑身没劲儿,很难受。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大多都以为是胃肠出了问题,其实是中了寒邪了。有可能是冷饮惹的祸,也有可能是空调惹的祸。
这个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是煮饭的锅,我们身体里的阳气就像是煮饭的火,没有火这个米就煮不熟。所以如果我们喝冷饮、被空调吹着,造成身体内的阳气不足时,进入到胃中的食物就很难以消化了,那些没有被消化的食物就会堵在你的胃里上不去也下不来。这时候,腑气不通人是会非常难受的。
夏季人体的阳气,他是在外面的,里面内脏反而是虚寒的状态。所以在夏天,我们喝冷饮,吃凉菜,其实比冬天更容易伤到胃。因为冬天人的阳气回到了身体里面,那时候喝冷饮,吃凉菜,反而不太容易伤胃,当然我们也不主张,冬天就去喝冷饮,吃凉菜。
这个就像冬天大地冰冻寒冷,而井水摸上去却不是特别凉,而夏天大地热气蒸腾井水却是冰冷的,这人跟天地自然是一样的。所以,*帝内经就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在夏天是养护阳气的非常好的时候,你再这样的时候喝冷饮,吃凉菜,吹空调,怎么能养阳呢,只会伤着阳气,阳气不足了,人的生命能量就没有了,人就会无精打采,懒得动。
阳气不足是湿气的根源
而阳气不足也是产生体内湿气的重要的原因,有一位女性朋友是个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她不仅工作努力,养生也很努力。前些日子她就问我,为什么喝了两年多的红豆薏米汤,湿气还是那么重,老是去不掉呢?因为她一直在祛湿,而没有阻断产生湿气的根源。
产生湿气的根源是什么,就是阳气不足。而三伏天正是我们养护阳气的最佳的时间段。对一个人来说阳气分成两种,一种是先天的阳气是否充足,这个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一种是后天是否养护好了我们的阳气。
这个后天的阳气的养护就得靠我们自己了。那什么样的事最容易伤害阳气,最容易损伤阳气的几件事:
一、经常喝冷饮,吃生冷的食物
二、穿衣服。穿的不合适,比如露着肚脐,露着脚踝,这样使身体受寒。
三、熬夜。
四、还有一个损伤阳气的事,可能大家没有太注意,就是思虑的过多,心神的不安。
这个心不定,心乱是最最耗伤阳气的。所以道家有讲:「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你老开口说话,说话特别多的时候,人的神和气就散了,我们都知道精气神是人的生命的三个宝。那你老说话神和气就没有了。意动和工寒就是你的心念老动,心思不定,心乱的时候阳气就会不足了。
三伏天如何养阳
那我们在三伏天又该如何养护我们的阳气呢,简单说我给大家总结了三个。
01
吃好食疗餐
这个食疗和食物是不同的,食物是吃饱了不饿就行,而食疗就是要吃的对,吃的平衡,还要吃的健康。食疗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根据季节和自己的体质特点来吃。比如说三伏天湿气重,热气盛。那在这个季节我们就要适当的吃一些清热去湿的食品。
比如冬瓜,*瓜,苦瓜,绿豆汤,西瓜等等,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呢,胃寒体寒的人要少吃。赶上闷热又潮湿的天气,大家可以煮点三豆汤来喝。哪三豆,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绿豆和赤小豆擅长清热解暑,去湿排*。而黑豆可以健脾补肾。我们煮汤的时候这三种豆各20克,泡1-2个小时。
泡了以后用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我们也可以往里面放一点桂花和冰糖,这样口感也会更好一些。然而,对于脾胃虚寒的人,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就不要吃这么多去暑清热的食物,需要的时候,可以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来温补脾胃的阳气。比如我们在炖汤的时候可以放些生姜和大枣。对于出汗比较多的人就要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因为酸味它有收敛的作用。
酸味有收敛作用的时候就能防止出汗过多。而且酸味还可以增强食欲,帮助消化。比如我们在三伏天可以经常用西红柿来做汤,那西红柿酸酸的感觉比较清爽也比较有胃口。或者我们再拌凉菜的时候放些醋。或者挤几滴鲜柠檬汁来拌凉菜都很好,当然酸梅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02
睡好子午觉
子午觉的时间是中午11点~1点,晚上11点~1点。那三伏天睡好子午觉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大家中午的时候正午的时候,如果能睡一会儿,哪怕五分钟都会非常管用,如果没有条件睡,可以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也能很好的养护心气,养护阳气。
上夜班的人在子时一定要睡一会儿,或者在子时打坐15分钟也很管用,在晚上10点到凌晨6点是最基本的健康睡眠时间,也是美容觉的时间。如果你每天晚上10点钟躺下,到11点的时候正好就可以进入深睡眠了,因为一般来说入睡1个小时左右就会进入深睡眠。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用的时间长一些,有的人可能20~30分钟就能进入深睡眠了,睡眠是养生中第一重要的事。
古话说:「一日不眠,百日不复」。意思是你一晚上不睡觉,一百天都恢复不过来,不是说你第二天多补一会儿觉就行了,那种伤害是你自己常常感觉不到的。
人们发现那些百岁的老人他们的睡眠时间往往是晚上9点到早上5点。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9点到11点是三焦经开的时间。三焦通百脉。所以9点钟入睡,身体百脉都能得到充分的滋养。
我姥姥就是百岁老人,她每天晚上9点就睡觉,早上5点起床,几十年如一日,到了百岁的时候皮肤依然很细腻很白净,就像四五十岁的人一样。那也有人说那我睡不好,怎么办呢,现在我就跟大家分享几个睡觉的小方法。
一、打坐,呼吸开合的睡眠法
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入睡,而且还能提高睡眠的质量。打坐要盘腿接太极的子午手印,自然的呼吸。这个开合的呼吸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在你的一开一合的这个呼吸中感觉到全身的细胞都在随着你的呼吸一开一合。呼吸就是你吸气的时候全身的细胞打开呼气的时候。全身的细胞合上这样让细胞跟着你的身体跟着你的呼吸一起来。
这样坐着坐着到了想睡觉的时候倒下便睡。如果在这个打坐的过程中,感觉到想流眼泪打哈气这都说明这个打坐的效果就是很好的。如何解这个太极子午的手印又如何盘腿。可以看小视频。
二、还阳卧
第二个方法是用来养护阳气的睡眠法。这个方法能补肾气,还能升阳气。就是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躺下把两个脚心相对。两个手放在小腹的地方,掌心向着肚子。这个叫做还阳卧。
脚跟尽量的往上提一点儿会更好,两个手可以接成一个心形,正好在放在肚脐的位置。
一个人生命力的强弱和阳气是否充足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用这个姿势来练习一下,练习还仰卧可以很好的养肾气盛阳气,也可以作为三伏天养护阳气的方法。所以从入伏开始大家每天晚上都可以练习一下。
三、安神助眠汤
夏天的人最容易心神不宁睡不好觉,这时候呢,我们可以经常的喝一点儿莲子汤。因为这个莲子啊是有特别好的安神助眠的作用,注意这个是很重要的,用来安神助眠的这个莲子呢,一定要带着莲子心儿。用莲子和大枣一起煮,一般来说呢,不去心的莲子里面,10粒里有3粒左右是带着心儿的这个刚刚好。比例是用10粒莲子可以配上1~2枚大枣,然后用来煮汤,每天晚上可以喝一点儿。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养心安神睡好美容觉。
03
贴好三伏贴
有一种说法叫冬病夏治,这个是对哪一类人特别合适呢,就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女生。或是反复的感冒咳嗽,咳嗽不容易好的小朋友。
现在对于这样的情况正是调理的最好的时机,三伏天的调理可以事半功倍。因为三伏天是全年中阳气最盛的时间,这样我们可以借助大自然的温热之力,顺势而为,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周二就要进入三伏天了,湿气重的人,体寒的人,体质差的人,经常的咳嗽哮喘或是经常有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人,或是经常关节容易酸痛的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去湿气排寒气养阳气。
三伏贴适宜人群
现在我们先说说哪些人适合做三伏贴,总的来说,体质虚寒的人更适合三伏贴,比如经常容易感冒咳嗽,一受凉就容易拉肚子,稍微一受凉就腰疼,背疼,或者胳膊疼,还有经常容易痛经,冬天手脚冰凉这样的类型非常适合做三伏贴。
小编说:这款穴位贴是夏至姨妈福袋的产品,特别请中医科学院张启明教授调配而成,得到很多姨妈福袋用户的好评,无论是用来调经,还是用来改善体质都很好,贴上去温热而不烫,能持续6~8小时,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把艾叶散寒除湿;田七活血化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川穹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等中药功效发挥出来,特别适合三伏天贴,有助于调理虚、寒、瘀等体质。
三伏贴禁忌人群
哪些人不适合三伏贴呢,很多人都认为三伏贴可以有病治病,没病强身。不管自己体质是否适合就会盲目地去跟贴。这样常常容易给身体带来一些问题,那不适合的。做三伏贴的体质一般是偏热的体质。或者阴虚的体质就是那种容易上火的体质,或者是皮肤容易过敏的人,这些都不太适合做三伏贴。
有人可能想问上热下寒体质的人能不能贴三伏贴?
其实现在上热下寒体质的人特别多,那这种体质也可以贴,但是要非常讲究这个穴位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引起上火。原则上来说就是要少在肚脐以上的部位来贴。尽量的多选择肚脐以下的穴位。如果实在需要,我们可以做一下穴位的组合,比如在肚脐以上的部位贴了一个,那就要在肚脐以下,比如,腿上,肚脐以下的小肚子这些地方贴两个,这样用来平衡寒热就可以避免上火。
对皮肤有破损或者皮肤爱过敏的人,或者在孕期,或者在经期,或者是糖尿病或者是小于两岁的宝宝这一类人都不太适合贴三伏贴。
还有,就是在正在感冒的人也不适合,正在感冒,发烧,咳嗽或者其他疾病正处在发病期的人都不太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贴注意事项
现在说一说贴完三伏贴,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贴完三伏贴,我们要半个小时左右查看一次,要看看贴药后皮肤有没有什么红肿,发痒,疼痛,一般来说贴完以后皮肤有热感,这个是属于正常反应。但是如果又红又肿又疼,这个就应该立刻取下这个药贴。如果出现嗓子疼或者发烧这些症状也要立刻把三伏贴取下来。
那小朋友贴三伏贴要注意什么呢?
小朋友的皮肤都比较细嫩,所以要给小朋友贴的时候,首先要两岁以上的小朋友才可以,两岁以下不可以。贴完以后要时时观察孩子的皮肤有没有红肿,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有时候孩子他不会表达。看着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这样,如果不合适马上取下来,这样可以避免灼伤孩子的皮肤。每次贴敷的时间不要一概而论,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皮肤的状况和身体的状况来决定贴的时间长短。
再一个就是贴三伏贴的当天要注意有些东西不能吃。一个就是海鲜,尽量不要吃牛羊肉,虾,蟹,还有韭菜,桂圆那一些发的都不适合。另外也不宜吃一些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饮,凉菜尽量少一些。尽量避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少吃辣的这些都要少吃。
还有一个,就是贴三伏贴最好穿宽松,透气的吸汗的衣服。因为三伏贴的这个穴位大多都是选择在颈部,背部,肚子,上腰部,腿部,所以要穿这些透气的衣服能够保证这个贴敷的这个皮肤的部位比较通风,能够减少过敏,也方便我们实时的查看。
再有一个,贴三伏贴的期间要尽量避免吹空调,风扇,这样可以避免寒邪侵犯经络。再取下三伏贴以后,两小时内不要洗澡,可以用温水冲洗一下局部,但是不要用一些洗涤的用品或者用一些止痒的药物,这些都不好。
最后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贴三伏贴的时候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一个是避免出汗的太多,容易引发皮肤过敏。
那三伏天呢,如果大家想自己来贴。我在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些穴位的组合该往哪儿贴。那就看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1.痛经的女性朋友,我们贴三伏贴可以选择关元穴和左右两个三阴交穴。
2.如果是月经经常晚来的朋友,我们要选择贴三阴交穴和归来穴。三阴交穴是在两个小腿上两侧都要贴。归来穴在小肚子上也是两侧都贴。
3.对于月经提前,经常提前的女性朋友,我们就要贴足三里穴。两个足三里穴两侧的就可以了。
4.对于这个颈肩经常酸痛,肩背,颈部经常酸痛的女性朋友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天宗穴和肩井穴。
5.对于湿气重的人,我们可以选择脾俞穴,大肠俞穴,在这个下背部腰的地方。还有天枢穴在肚脐的两侧。
今天我们大致简单分享了在这个三伏天应该怎么吃,怎么睡,怎么来贴三伏贴。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
大家对今天分享的内容有什么想要问我的。欢迎大家提问。
问答区:
Q1:如果用艾叶水泡脚是在沐浴前还是在沐浴后?
A1:最好是在沐浴后再泡脚。
Q2:牙龈发炎,能贴三伏贴吗?感觉一直延续消炎不下去。
A2: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贴三伏贴。
Q3:第一天大姨妈,感觉腿软,浑身无力,是不是因为吃了寒凉的食物导致的,要怎么改善?
A3:这个大多不是因为寒凉食物,而是因为气血不足,这种情况最好平时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疗,就会有所改善。
Q4:黑眼圈长期很严重,有什么方法能改善。是因为阳虚跟血淤吗?
A4:没错,这个黑眼圈儿跟阳虚,跟淤血,跟脾胃不和都有很大的关系,那如果平时没有熬夜,就重在调理气血,调理脾胃,这个就会能改善黑眼圈。当然还要调理肝肾这个都很重要。
Q5:做暖宫操月经提前了五天。
Q5:如果我们平时的月经是正常的话,就暖宫操和乳房操一起做。因为暖宫操它能够让月经提前。乳房操有助于让月经错后,那如果你一开始就是正常的,那就是一比一,比如说做十个暖宫操就做十个乳房操,这样就不会提前啦。
Q6:小肚子最凸出的那一块儿是凉的,是不是就是宫寒呢?
A6:这个就是宫寒。
Q7:跑完步之后胃部和小肚子的皮肤是凉的,这些是为什么呢?
A7:因为你跑完步以后你的血液,你浑身的气血都跑到四肢了,也就是说这种情况跟你的气血不够有关系。
Q8:每个月排卵期都会出血。
A8:这个是因为气血不够了,尤其是气虚了,往往就是在特别疲劳,经常熬夜之后就会出现排卵期出血,这样的话可以经常吃一点补气的东西,减少疲劳,多休息就会改进。
Q9:老年人肥胖,咳喘,有痰,有高血压,适不适合贴三伏贴,要贴哪些穴位?
A9:有高血压的人尤其要贴肚脐以下的穴位,因为一旦贴肚脐以上的更容易导致血压高。这种情况贴三阴交穴比较好,高血压的会有帮助,如果还有咳喘,有痰可以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阴陵泉都可以贴。
Q10:身上湿气重,每年到夏天都出油,浑身不舒服,不清爽,该怎么去湿呢?
A10:湿气重的朋友,我建议最好是通过食疗来去湿。那在食疗的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如说,白扁豆,山药啊,薏米,芡实,这些都是很好的能够调整湿气的一些食疗汤,那坚持吃一段时间就会有改进。
Q11:孕妇可以做还阳卧这个姿势吗?
A11:那是不能做的,孕妇不要做这个姿势。但是,孕妇可以把双手做成一个心形放在肚子上这个是对胎儿非常有好处的,就是每天你可以不定时的把两个手放在肚子上想象自己两个手像个太阳保护住胎儿这个对胎儿会有帮助。
Q12:上热下寒可以喝红糖姜枣茶吗?
A12:一般来说上热下寒的体质喝这个可能会上火,你可以试一下。如果感觉有上火的迹象,就说明不太适合就需要跟其他的食材做组合才能喝。
Q13:慢性胃肠炎能用三伏贴吗?
A13:可以三伏贴,非常适合这个慢性胃肠炎。可以贴一贴胃俞,足三里,脾俞都可以都很有帮助。
Q14:痛经很厉害,这个有什么办法能治疗痛经,特别是呕吐?
A14:痛经的时候呕吐,内关穴是非常有帮助的,像这种情况的痛经我们可以按揉合谷穴,内关穴,三阴交穴。不要等痛的时候再按就是平时每天都按一按,这样到了月经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痛了。
Q15:关于睡眠时间,每天不能睡那么久,是保证晚上十点钟睡觉,早上四点半起床对身体好呢,还是晚上晚点睡,早上七八点起床对身体好?
A15:那当然是早睡对身体好了,你十点钟睡九点钟睡,和这个晚睡。虽然你睡的时间可能都是七个小时或者八个小时,但是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定要早睡。
Q16:月经经常容易晚来,会影响怀孕吗?
A16:这个不会一定影响这个受孕,但是,它会有一定的影响,那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经常按揉三阴交穴,再吃一些食疗的配合上就会有帮助。
Q17:宝宝三岁了,从生完孩子月经就第一天很少,咖啡色,最后四五天都是深褐色,属于淋漓不尽吗?
A17:如果是七天就结束了,还可以,基本不算是淋漓不尽。如果超过七天,就是沥沥拉拉不完老不干净的话,这就属于淋漓不尽了。那这种情况我们要吃一点儿补气血的,在吃一点儿活血化瘀的食疗就会有帮助。
Q18:产后八个月了还没有来姨妈。以前都是三十五天左右,经量少有影响吗?
A18:这个如果还在哺乳期的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Q19:最近两三年的感觉月经量变少了,是不是卵巢早衰?
A19:很多情况下这个月经量变少和卵巢早衰是有关系的。但是,引起月经量少有很多的原因。那总体来说我们要想改变这个,一个通过食疗多吃一些黑豆,*豆,补一些气血吃点儿大枣,吃点这个补气血的食疗的东西,然后,再增加一些运动,晚上早睡觉。这样大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能改善这个月经量。量偏少这样的问题,每天按揉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敲打也可以,按揉也可以,天天这么做,月经量也会有改进。
Q20:到了夏天的时候吃不下东西,感觉到胃胀气。
A20: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多吃一点山楂,比如说吃一点同仁堂出的大山楂丸或者自己用山楂做一些甜品,或者我们在一日三餐中做菜的时候,做肉的时候放一点山楂,放一点酸性的东西都会能够帮助调整这个食欲。打嗝呢,我们可以经常吃一点保和丸,也能帮着改进这个症状。
戳,别错过阳气最旺的三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