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季节,很多猪场母猪胀气“猝死”病例增多。因其临床上多呈散发,发病数量少,往往不易引起养猪人重视。发病急无特效药,病程短死亡快,往往另养猪人防不胜防。母猪胀气可发生于哺乳、怀孕甚至配种不久的母猪。发病猪无临床症状,体温一般不升高,在采食后1-2小时内突然出现不安,发病时间大部分集中在中午13点和晚上19点左右。腹痛,腹部充满气体迅速膨大,呼吸急促,继而卧地不起,致死率%,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2小时左右。
一、母猪胀气的原因1、胃肠消化道:一方面是刺激导致的肠道紊乱,像:霉变的饲料,饲料变更都容易造成猪只消化紊乱,导致猪胀气。另一方面,母猪食入过多干料而饮水不足,且胃蠕动不足时,厌氧细菌迅速繁殖。同时高温季节猪群采食后体内无法排除热量,在胃肠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使胃肠胀气,压迫心脏和肺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病猪窒息死亡。
2、产气荚膜梭菌:主要是由A、D型魏氏梭菌。在饲料、气候、环境等发生突变时,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调,使得肠道内原有的魏氏梭菌大量繁殖所致,主要发生在春夏及夏秋交替季节,夏季高温季节细菌滋生更为迅速。
3、肠道扭转:胃肠炎或结肠炎、腹膜炎、饮食不当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水电解质潴留引起的低血钾症、维生素B1缺乏、机械性肠硬阻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扭转。
二.防控方案1.个体治疗方案A.使用导泻药如人工盐,甲硝唑,高锰酸钾,芒硝,硫酸镁等。用水稀释直接用胃管灌服。B人工放气:在猪左侧倒数第二与第三根肋骨中间平行与肩部的部位缓慢刺入,放气后在放气部位肌注林可霉素
C静脉输液,使用大剂量的甲硝唑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D灌肠,可以使用肥皂水灌入直肠促进粪便排出2.群体防控方案夏季母猪高温时段,尽量母猪采食过多,哺乳母猪可以通过加餐的方式进行饲养管理,以免消化不良。妥善饲料储存及饲喂,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定期清理饲料食槽。饲料中可定期添加维生素c,清瘟败*散,白头翁散,小苏打等具有凉血功效的药物。同时对于甲硝唑,泰妙菌素等药物也要定期添加,预防梭菌肠炎。对于母猪两个高危阶段,哺乳期和围产期,也是我们要重点